11月25日下午5时15分,外籍教师Tom Akers 和James Holden在学院多功能会议厅联合进行了以How to Grade Student Presentations (《如何指导学生演讲》)为题的讲座。
演讲是一门艺术,优秀的讲演者知识丰富、视野开阔、见解新颖,对声音、表情、肢体都有着良好的掌控。完成一场成功的演讲并非易事,用外语演讲更是难上加难。国际商学院通过在本科一年级开设《公共演讲》必修课来帮助学生克服英语沟通障碍、顺利实现从全中文学习环境向全英文教育模式的平稳过渡。

作为拥有多年《公共演讲》课程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师,Tom Akers 指出通过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课堂进行演讲,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学院范围内统一演讲评判标准有利于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英语语言习惯。

James Holden在中国执教8年,对中美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中西方思维逻辑差异显著。东方人表述思想过程时信息多成螺旋式传递,喜欢铺垫渲染,在交代背景、列举事例后,最后得出结论,强调“水到渠成”;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通常呈直线形,表述多开门见山,把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注重分析层层推进。两种模式本身无优劣之分,但是中国学生习惯于中式思维,而对英语逻辑较为陌生,老师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讲座在与会教师们的问答讨论和经验分享中圆满结束。国际商学院外籍专家系列讲座还将继续进行,主讲人将从专业角度就师生感兴趣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见解。敬请期待!